检廉调约谈涉贪清洁队员 台中环保局抢先发新闻稿 遭疑踩侦查不公开红线
台中地检署查环保局北屯清洁队涉贪案,环保局却提前发新闻稿曝光案情。(记者陈建志摄)
台中市环保局9月传出贪污弊案,检方发现北屯区张姓清洁队员,涉嫌收受张姓业者贿赂,偏移垃圾车路线,为业者私运废弃物,规避废弃物代为清除处理费,未料当时约谈还没结束,环保局就提前发新闻稿曝光案情,遭质疑恐让隐藏被告有提前串供、灭证机会,而曝光检察官的「侦查计划」,已踩到侦查不公开红线,中检也已提请「侦查不公开检讨小组」讨论中。
台中地检署今年9月4日指挥廉政署、调查局,针对环保局疑涉贪污弊案展开搜索,共约谈11名嫌疑人与3名证人,侦讯行动直到5日清晨6点才告一段落,但检方却发现,部分媒体在行动尚未结束的4日晚上,已引用环保局发布的新闻稿进行报导,令人错愕。
当时检廉行动尚未结束,检察官仍在复讯还未声押被告前,环保局就先发布新闻稿曝光案情,表示局内透过GPS行车轨迹查核、行动车影像云端纪录等科技监管,查获北屯区张姓等7名队员涉嫌长期违法收运垃圾。
环保局新闻稿当时也揭露垃圾车偏离路线142次、张员跨区偏移20次,暗中帮收垃圾,还将不法所得分给其他驾驶、送高粱酒等案情核心,事后发觉不妥才紧急下架。
前检察官、执业律师林依成表示,侦查不公开的核心概念就是避免妨害侦查目的,意即导致刑事诉讼法中「发现真实」的目的受损,妨害检察官找出事实的真相,因此在侦查阶段不宜有透露相关案情的动作,环保局属公务机关,是侦查不公开规范的对象,如此的行为确实已可能踩到红线。
林依成举例,检察官在侦办时,有可能计划分数波传唤,第一次只针对基层人员,之后再往上扩大,但提前发布新闻稿曝光相关核心案情,连羁押与否都还没确定,有可能因此曝光检察官的「侦查计划」,让相关业者和涉案人员,可预判未来的侦查方向,提前进行灭证或串供,将会影响未来的侦办。
市府环保局副局长商文麟则表示,对于检方还在侦办中就发新闻,当时只是单纯想要让民众了解,清洁队的清洁车都有装GPS,如果有偏离路线行驶的状况,环保局都能掌握,同仁可能因经验不足和检方沟通有落差,才会在发新闻前未先知会检方,此事确实有疏失,但仅是单纯个案,绝对不是故意想违反侦查不公开。
文章来源:自由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