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普发万元+假检警」诈骗 9月至今已9人上当 财损近千万元
诈骗集团利用普发一万现金话题,结合「假检警」手法进行诈骗,刑事局提醒民众注意。(刑事局提供)
「普发现金1万元」为近期社会最关注议题之一,政府日前也已公布相关登记时间、领取方式及领取时间,诈骗集团却早已利用此话题,结合「假检警」手法,以身分遭盗用登记普发现金等话术设局,再以假检警指涉洗钱需监管财产行骗;刑事警察局统计,今年9月至今,诈团利用普发万元现金为题,共有9人受骗、财损达933万元,其中5人皆是结合假检警手法,导致台北市1名退休妇被诈达320万元,而目前9件已有6件查获相关犯嫌到案。
刑事局表示,上月28日,北市一名77岁领劳保退休金的林姓妇人,接获自称「邮局人员」来电,声称有人冒用她的身分证去登记普发现金业务,随后便帮她转接165反诈骗专线,由一位自称警政署李姓员警接听,假冒的员警指示被害人加入他的LINE,透过LINE通话与被害人确认名下帐户金额状况等。
之后,又有一位自称杨姓队长的人转接电话,告诉被害人此案可能牵涉洗钱,甚至透过LINE传了假的传票、搜索票,诓骗被害人若在家中被搜索到现金,会被当成不法金流扣押,因此要被害人袋装家中现金、金饰等,以「替你申报该笔钱,以免被当成非法款项」为由,约定时间见面交付财产监管,并要求被害人这件事要保密,甚至以「帮忙向检察官求情」当借口,要被害人加入假冒的检察官LINE,使被害人对此深信不疑,认为事态严重且须配合侦查不公开保密,将家中320多万现金交付诈骗集团;另本月4日,台北市也有一名被害人遭类似手法诈走367万元。
刑事局提醒,近期来电反映接获此诈骗电话或简讯达7、80件,表示其身分遭盗用登记领取普发现金,进一步以验证为由要求民众提供个资,此外诈团还会假冒政府、金融机构寄送简讯、打电话或传连结,诱骗民众点击网址、填资料、输入验证码,甚至操作ATM,以骗取个资及金钱。
因此,民众须牢记「普发一万防诈」4不口诀:1.不点击可疑连结;2.不填写个资帐号;3.不汇款任何费用;4.不转传陌生讯息,以避免上当。
文章来源:自由时报